Google Ads

Advertlet Ads

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

小心投資陷阱

随着马多夫(Bernard Madoff)丑闻的尘埃逐渐落定,有些阵营里有一种趋势越来越明显,那就是他们认为受害人有过错,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。这些说法认为,这些受害人应 该意识到,不论市场形势是好是坏每年都能获得10%左右的回报率,这是不可能的好事。他们应该对马多夫就如何实现这么高的回报所作的解释感到怀疑。而且, 就他对自己投资策略的解释(包括同时买进股票、卖出期权合约),他们应该注意到,那些期权交易的量不足以得出他所公布的收益。

我想,这类 批评的意思是,我们都应该把自己变成法律会计师。有些投资者在这场骗局中损失了毕生的积蓄,在这种情况下,我觉得上面这类说法不仅荒谬,而且让人反感。毕 竟,在各种市场形势下获得持续回报几乎是所有共同基金的卖点。有很多基金报告的年回报率远远高于10%,也未见到有什么人不相信。是的,马多夫宣称的回报 是挺高的,但那没到让人产生不应有的怀疑的程度。至于说他在解释投资策略时含糊其辞,实际上,他并不比其他许多对冲基金经理甚至共同基金经理更含糊。

的 确,是有一些潜在投资人在仔细审视了马多夫的业务后拒绝投资。但这种情况几乎每家共同基金都存在。2006年,有一位潜在投资人怀疑马多夫的基金实乃庞氏 骗局,并就此报告了证券交易委员会。证交会进行了调查,并在马多夫纠正了一些小问题后就让他过关了。为什么会这样?现在仍是整个事件中一个没法回答的大问 题。然而,马多夫的受害者信任这样一个应该担起监管责任的机构,当然可以原谅。

尽管如此,还是有一些我们应该牢记在心的警示和教训。

马 多夫的帐目是由一家基本名不见经传的会计公司审计的。因此,一个简单但很关键的原则是,如果一家机构(不论是对冲基金、合伙制金融机构还是共同基金)的帐 目不是由公认的、富有声望且有大量客户的会计公司(最好是“四大行”之一)审计的,那么千万不要投资。你可以事先查问一下这家机构的审计方。如果对它不了 解,可以到网上搜索一下。

--投资多元化。这是显而易见的,但有必要在此重复一下,因为这次事件中有许多个人和机构是将几 乎全部身家托付给了马多夫。虽然要减少看起来运作得非常出色的资产上的投资会特别困难,但这是调整平衡和多样化的基本要求。毕竟,不是非要到欺诈案曝光才 能暴露将过多资产集中投资在一个地方的荒唐之处。一波剧烈的市场调整也会有同样的破坏性效果。

--无论任何人对你说你能在承担较低风险的情况下获得较高回报,你都不要相信。如果你要实现高回报,那么你同时也要接受高风险。

-- 别依赖中间人。马多夫的许多投资者是听了顾问的建议后把投资转过来的。随着对冲基金和其他另类投资机会日益增多,这样的中间人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。许多人不愿意对投资自己动脑子,但是,你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托付给别人。 (轉載自華爾街日報)


* 发生了这举世震驚的骗局, 從另外的一個角度,说真的冰人还真佩服马多夫的,至少冰人认为他是天才, 想想他所欺骗的可不是如你我般单打独斗的散户。那些很多是有一定财富的投资者,少一分钱你可还进不了他的投资大门呢! 這些投資者中,有許多還是通過所謂的投資顧問的介紹才進行投資的,可最終還是受騙了。更甚的是,其中還有一些銀行,金融投資机構也榜上有名。怎麼會這樣?那些領高薪的所謂專業投資者他們的
專業知識最後也幫不了他們,還是受騙了,而所犯的錯誤如今看起來還不怎麼高明,如此來看,我們還能相信那些所謂專業投資家嗎?

也許這就如人們所說的,天才與白痴只是一線之間。那些所謂的投資專家,基金經理,顧問,所擁有的專業知識怎麼會讓他們天真的相信
每月 1% 的回酬,且維持了數十年,不管經濟景氣與否,是合理的,難道他們真的都“太傻太天真”?從這點看來他們相白痴多過相投資專才。而馬可夫憑一人之力,竟騙過一堆的專家,躲過政府證券交易委員的調查,据知,他至少兩次受證交會詢問,但監管机構切未發現規模達 500 億美元的騙局,說他不是天才我還不信呢!

不管如何,身為投資者的我們,在投資的過程中還是有必要花點心思做功課,學習充實自己,而非冒冒然的去相信那些所謂的專家,小心把我們的血汗錢掉進投資陷阱裡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